![]() 高散热导光板模组
专利摘要:
一种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包括基板、光源组及底板,基板的一侧面为入光面,基板上与入光面相邻的一面为反射面,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槽,光源组由灯板及多个灯珠组成,灯板位于入光面一侧,多个灯珠均设置于灯板靠近基板的侧面上,多个灯珠用于照射入光面,底板与反射面抵接,底板上设置有散热块,散热块与灯板远离基板的侧面抵接。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通过设置基板、光源组及底板,使得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散热效果提高,减少了导光板的热量积累,保证导光板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热量可以自然消散,从而防止导光板受热老化,减少导光板的受热变形,保证导光板的发光效果,进而维持液晶显示器整体的显示效果。 公开号:CN214335279U 申请号:CN202022844205.1U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庄伟峰;赵小龙 申请人:Huizhou Fujia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2B6-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散热导光板模组。 [n0002] 液晶显示器中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分别是液晶面板和导光板,导光板将线光源转换成面光源,导光板需要发出均匀的背光,最终使得发出的光线透过液晶面板。 [n0003] 导光板在工作中会收到光源传导过来的热量,因为液晶显示器的集成度较高,热量不易散发,所以导光板会不断积累热量,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热量不断累积,会导致导光板的温度不断上升,加速导光板的老化,如果热量累积程度比较严重,甚至会造成导光板变形,直接影响导光板的发光效果,进而影响液晶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高效散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n0006] 一种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包括基板、光源组及底板,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一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槽; [n0007] 所述光源组由灯板及多个灯珠组成,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入光面一侧,多个所述灯珠均设置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多个所述灯珠用于照射所述入光面; [n0008] 所述底板与所述反射面抵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抵接。 [n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限位槽,所述散热块靠近所述灯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限位槽用于所述收容所述导热部。 [n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限位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导热部的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 [n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块远离所述灯板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块上还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通多个所述散热槽。 [n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的反射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槽,多个所述第一导热槽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热槽用于连通各所述散射网点槽。 [n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导热槽,所述第二导热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热槽共同围成导热通道。 [n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散热导光板模组还包括均热管,所述均热管一侧设置有连接平面,所述连接平面与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导热槽延伸方向的侧面抵接,所述连接平面上开设有均热孔,所述均热孔用于连通所述导热通道与所述均热管的内部。 [n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面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面抵接。 [n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部设置有两个。 [n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散热导光板模组还包括热电制冷片,所述热电制冷片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抵接,所述热电制冷片与多个所述灯珠电连接。 [n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n0019] 1、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通过设置基板、光源组及底板,使得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散热效果提高,减少了导光板的热量积累,保证导光板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热量可以自然消散,从而防止导光板受热老化,减少导光板的受热变形,保证导光板的发光效果,进而维持液晶显示器整体的显示效果。 [n0020] 2、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通过在底板上设置散热块、散热槽、通风孔及第二导热槽,还在基板上设置了第一导热槽,并使得第一导热槽与第二导热槽可以拼合在一起,共同围成导热通道,从而提高了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散热效率,进而延长了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n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n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的底板与基板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n0027]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全面。 [n0028]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n0029]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该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地和所有的组合。 [n0030] 请参阅图1及图3,一种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包括基板100、光源组200及底板300,基板100的一侧面为入光面110,基板100上与入光面110相邻的一面为反射面120,反射面120上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槽121;光源组200由灯板210及多个灯珠220组成,灯板210位于入光面110一侧,多个灯珠220均设置于灯板210靠近基板100的侧面上,多个灯珠220用于照射入光面110;底板300与反射面120抵接,底板300上设置有散热块310,散热块310与灯板210远离基板100的侧面抵接。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中基板100的材料可以是透明亚克力材料,光线由光源组200发出,光源组200发出的光线经入光面110进入基板100内部,光线在基板100内部不断反射、折射,经过反射面120的反射最终从与反射面120相对的面射出,反射面120上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槽121可以将光线的全反射破坏,从而提高导光板射出的光线的均匀度及亮度,散射网点槽121可以是半球形槽也可以是方形槽,底板300和散热块310可以一体成型,以节约成本,底板300和散热块3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以提高结构强度和传热效率。 [n0032]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灯板210远离基板100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限位槽211,散热块310靠近灯板210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部311,导热限位槽211用于收容导热部311。 [n0033] 可以理解,灯板210远离基板100的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与底板300垂直的导热限位槽211,相应地,散热块310靠近灯板210的侧面上可以设置多个导热部311,每一导热部311插入一个导热限位槽211中,这样设置有两点优势,首先是通过导热部311与导热限位槽211的大面积接触提高了热传递的效率,使得灯板210上的热量可以更好地传导至散热块310上;其次,导热部311与导热限位槽211的配合可以提高灯板210与底板300的连接精度,且方便了灯板210的安装操作。 [n0034] 请参阅图1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导热限位槽21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导热部311的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可以理解,将导热限位槽211的截面形状设计为等腰梯形,将导热部311的截面形状也设计为等腰梯形,可以进一步提高二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以提高传热效率,除此之外,通过此种方式互相连接的散热块310与灯板210,其安装与取出只能沿导热限位槽211的延伸方向进行,安装好后更加牢固,不易脱离。 [n0035] 请参阅图1及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块310远离灯板210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312,散热块310上还开设有通风孔313,通风孔313贯通多个散热槽312。 [n0036]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槽312可以为方形,散热块310上开设的通风孔313垂直于散热槽312的延伸方向,通风孔313将多个散热槽312贯通,使得各散热槽312之间的空气可以经由通风孔313自由流动,如此,可以平衡热量分布,防止热量在单一部位堆积。 [n0037]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板100的反射面120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槽122,多个第一导热槽122沿平行于入光面110的方向延伸,第一导热槽122用于连通第一导热槽122延伸方向上的多个散射网点槽121。 [n0038]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导热槽122可以在反射面120上等间距分布,每一导热槽用于将其延伸范围内的多个散射网点槽121连通,如此,空气可以从第一导热槽122的一端自由流向另一端,而第一导热槽122与散射网点槽121连通,则增大了第一导热槽122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从而达成更好地散热效果。 [n0039] 请参阅图4及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300靠近基板10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导热槽320,第二导热槽320用于与第一导热槽122共同围成导热通道400。 [n0040] 需要说明的是,底板300靠近基板100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导热槽320,每一个第二导热槽320与第一导热槽122拼合,以共同形成导热通道400,使得空气可以在导热通道400内自由流动。 [n0041] 请参阅图1及图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还包括均热管500,均热管500一侧设置有连接平面511,连接平面511与底板300垂直于第二导热槽320延伸方向的侧面抵接,连接平面511上开设有均热孔512,均热孔512用于连通导热通道400与均热管500的内部。 [n0042] 需要说明的是,均热管500为中空管状结构,均热管500一侧设置有连接平面511,该连接平面511可以由均热管500的外圆面经打磨而成,设置连接平面511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均热管500与底板300的连接,例如,均热管500可以通过在连接平面511上涂抹胶水的方式与底板300上垂直于第二导热槽320延伸方向的侧面粘接,连接平面511上开设有均热孔512,均热孔512的数量与导热通道400的数量相同,在均热管500与底板300连接之后,均热孔512的两端将导热通道400与均热管500的内部连通,如此,空气可以经由均热管500内部进入导热通道400中,在导热通道400堵塞时,也可以利用均热管500清除内部杂物,例如可以使用鼓风机连接均热管500的一端,使空气进入均热管500内部以形成较大的压强,从而将导热通道400内的杂物吹出。 [n0043] 请参阅图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300上设置有定位部330,基板100上与入光面110相对的面为定位面130,定位部330与定位面130抵接。 [n004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定位部330设置有两个。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安装基板100,在底板300上设置定位部330,如此,在安装基板100时可以使得基板100的定位面130与底板300的定位部330抵接。 [n0045] 请参阅图1及图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还包括热电制冷片600,热电制冷片600与灯板210远离底板300的一面抵接,热电制冷片600与多个灯珠220电连接。 [n0046] 需要说明的是,热电制冷片600是一种热泵,通常由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结合而成,当一块N型半导体材料和一块P型半导体材料联结成的热电偶对中有电流通过时,两端之间就会产生热量转移,热量就会从一端转移到另一端,从而产生温差形成冷热端。可以实现制冷的目的,它的优点是没有滑动部件,应用在导光板模组这种空间受到限制,可靠性要求高,无制冷剂污染的场合优势明显。在使用时,将热电制冷片600的冷端贴合在灯板210上,再通电,热电制冷片600贴近灯板210的一端会不断降温,起到给灯板210降温的目的。而将热电制冷片600与多个灯珠220电连接,如此,可以在给灯珠220通电时,同时给热电制冷片600通电,通过上述设置实现亮灯与散热同步进行,简化操作、节约能源还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n004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n0048] 1、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通过设置基板100、光源组200及底板300,使得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的散热效果提高,减少了导光板的热量积累,保证导光板在长时间的工作中热量可以自然消散,从而防止导光板受热老化,减少导光板的受热变形,保证导光板的发光效果,进而维持液晶显示器整体的显示效果。 [n0049] 2、本实用新型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通过在底板300上设置散热块310、散热槽312、通风孔313及第二导热槽320,还在基板100上设置了第一导热槽122,并使得第一导热槽122与第二导热槽320可以拼合在一起,共同围成导热通道400,从而提高了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的散热效率,进而延长了高散热导光板模组10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 [n0050]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一侧面为入光面,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入光面相邻的一面为反射面,所述反射面上设置有多个散射网点槽; 光源组,所述光源组由灯板及多个灯珠组成,所述灯板位于所述入光面一侧,多个所述灯珠均设置于所述灯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侧面上,多个所述灯珠用于照射所述入光面;及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反射面抵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散热块,所述散热块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抵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基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限位槽,所述散热块靠近所述灯板的侧面上设置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限位槽用于收容所述导热部。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限位槽的截面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导热部的截面形状也为等腰梯形。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块远离所述灯板的侧面上开设有多个散热槽,所述散热块上还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贯通多个所述散热槽。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反射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导热槽,多个所述第一导热槽沿平行于所述入光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导热槽用于连通各所述散射网点槽。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基板的一面上开设有多个第二导热槽,所述第二导热槽用于与所述第一导热槽共同围成导热通道。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散热导光板模组还包括均热管,所述均热管一侧设置有连接平面,所述连接平面与所述底板垂直于所述第二导热槽延伸方向的侧面抵接,所述连接平面上开设有均热孔,所述均热孔用于连通所述导热通道与所述均热管的内部。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入光面相对的面为定位面,所述定位部与所述定位面抵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设置有两个。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散热导光板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散热导光板模组还包括热电制冷片,所述热电制冷片与所述灯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面抵接,所述热电制冷片与多个所述灯珠电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602579B2|2013-12-10|Lighting devices including thermally conductive housings and related structures US7954975B2|2011-06-07|Refraction-type led ceiling lamp EP2841847B1|2018-11-21|Lighting arrangement KR101340238B1|2013-12-10|백라이트 모듈 및 액정 디스플레이용 광원 장치, 및 이러한 장치를 제작하는 방법 US20120075850A1|2012-03-29|Led lamp KR20100138836A|2010-12-31|조명장치 CN101619840A|2010-01-06|光源模组及应用该光源模组的发光二极管灯具 US9715059B2|2017-07-25|Light guide pl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20090316400A1|2009-12-24|Light emitting diode street light CN214335279U|2021-10-01|高散热导光板模组 CN201041338Y|2008-03-26|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WO2021159872A1|2021-08-19|显示模组和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KR102131349B1|2020-07-07|도광판을 구성한 엘이디 조명기구 KR20140025060A|2014-03-04|엘이디 백라이트 유닛의 냉각장치 CN208737153U|2019-04-12|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led背光源 CN104033745B|2016-08-03|Led灯具 CN209962056U|2020-01-17|一种内置散热装置的背光模组及液晶屏 JP2006343541A|2006-12-21|表示装置 KR101733465B1|2017-05-10|Led 조명등의 방열구조 CN104154508A|2014-11-19|Led模组以及led照明装置 CN101334150B|2010-12-29|发光二极管灯具 CN101319768B|2012-01-18|可独立拆卸式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CN203309592U|2013-11-27|一种led灯模组 CN206338596U|2017-07-18|Led灯用一体化灯头及led发光装置 CN212902213U|2021-04-06|冷柜及双面发光的冷柜灯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44205.1U|CN214335279U|2020-11-30|2020-11-30|高散热导光板模组|CN202022844205.1U| CN214335279U|2020-11-30|2020-11-30|高散热导光板模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